第93章 大獲全勝

    

-

若待他們不善,係統便會收回他們。

包括係統自身,若宿主行動力不足,執行能力欠佳,亦會被解除綁定。

高遠顯然不屬於此類情況。

他的執行力及各方麵能力均十分出色。

年節尚未結束,劉備又召見了高遠。

蜀地風光如畫,綠柳紅花映襯下的皇宮,正是高遠口中的天府之國。

“軍師,我正在考慮何時出兵蜀地。”

“深思熟慮後,我們不能與曹操、劉表、孫策比拚發展。”

“待到各方兵馬充足,統一之路將更為艱難。”

“所以我決定,不再蜀地龜縮。”

“遲早要離開蜀地,向外擴張。”

高遠聽出了劉備的決心,隨即為他分析:“之前我們說過,實際上隻有兩條路。”

“一是攻打曹操,二是攻打劉表。”

“依我之見,若不奪取荊州,我們將始終處於被動。”

“一旦荊州歸我們所有,進可攻,退可守,毫無阻礙!”

劉備坐於皇宮之中,麵對高遠,眼神深思。

“事情恐怕不像軍師所料那般單純。”

高遠嘴角上揚,“主公,如以往所說,風險與收穫並存,決策全在於主公一瞬之念!”

......

三個季度之後,劉備冊封高遠為大將軍,調集五百萬雄師,劍指荊州。

高遠首先進軍荊州南部的四個郡縣。

荊州北界,與曹操及隴地相鄰之地富饒無比,卻也是堅不可摧。

高遠未打算一舉攻克,而是選擇步步為營,逐步蠶食,以期將荊州納入版圖。

劉備再次揮師的訊息震動了曹操、劉表及孫策。

距上次大戰雖隻有數載,但今日的三大霸主已非昔比。

曹操作為盟主,與劉表、孫策合力推動產業發展。

百姓每日辛勤勞作的成果被諸侯妥善治理,使家家戶戶得以安居樂業,產品亦有廣闊市場。

人民富足,軍隊自然驍勇。高遠出蜀的訊息傳至三國,反劉備聯盟再度緊密結盟。

曹操在天林召集孫策與劉表,共同組建聯盟對抗高遠的攻勢。

“蜀地與長安皆可能遭受劉備的侵襲。”

“無論如何,自我掌控的土地總勝於屈膝投降。為此,我們三人今日聚首。”

孫策依舊威武不凡。

“我建議我和明公各出五百萬兵,劉表出一百萬,先一舉擊潰高遠的軍隊。”

曹操聞之,讚同道:“此計可行!”

“最好能將高遠生擒或斬殺!”

“孤早欲除之而後快!若無此人,何來今日之劉備?”

“此人乃心腹大患,必須除去。”

孫策續言:“此事恐非易事,先發兵吧!”

“若能大勝,令劉備元氣大傷,感到切膚之痛,這纔是我們三人聚首的意義所在!”

......

而此時的高遠尚不知曹操等人正密謀如何活捉自己。

他獨自在營帳內審視荊州南部的四郡。

先收服荊南,再與隴地的八十萬大軍會合,一舉奪取荊州。

一旦高遠的計劃得逞,劉表或許將從四大諸侯中出局。

屆時,天下隻剩曹操與孫策,一統江山指日可待。

然而,高遠心中隱隱覺得不對勁,若荊州如此輕易到手,未免過於簡單。

三分天下,劉備獨占其五,曹操得其三,孫策與劉表共分其餘三。

在淩土的資源分配中,劉備僅握有四分之三的份額,然而,得益於高遠的策略,這四分之三的資源所發揮的效果遠遠超出了其表麪價值。

高遠安排好軍隊部署,便進入營帳暫作休憩。

與此同時,另一頭,一項精心策劃的捕獲高遠的計謀已然成型,隻待時機成熟。

曹魏大營內,劉表和孫策已安寢,曹操獨自麵對地圖,心中憤恨難平。劉備掌控的豐富資源地讓曹操心緒煩躁,無法平靜。

曹操深深一歎,心中已有了打算,此戰能否重創劉備勢力,關鍵就在於此刻!

南寧的高遠迅速得知,六百萬大軍正疾速向他逼近,那是曹操、劉表與孫策的聯軍。

高遠聞訊,非但不懼,反而興奮:“來得正好!我正等著他們呢!”

信使沉思片刻,提醒高遠:“軍師,千萬小心。這次的六百萬兵馬皆是曹操、劉表和孫策的精銳。”

“他們必定彆有用心!”

高遠聞言,略感詫異,這信使竟能洞察其中玄機?

“多謝提醒,我會留意的。”高遠對信使道。

信使離去,高遠立刻識破這是曹操、劉表和孫策設下的陷阱。他們這次是來真的,但勝負如何,尚難定論。

高遠自信滿滿,世間能與他匹敵之人尚未出世,即便是諸葛亮和龐統在此亦無濟於事!

曹操與孫策、劉表這次是下了狠心。

三日後,六百萬大軍抵達南寧附近,大戰一觸即發。

為確保戰役順利,高遠召回李子雄,命他帶領一萬兵馬駐守南寧側翼,以配合他的戰略。

五日後,劉表麾下大將慕鵬海率三百萬兵馬率先攻打高遠在南寧外的主營,但因高遠防禦堅固,未能得手,隻得撤退。

高遠與李子雄的防線完全連成一線,囑咐他隨時待命,不必等待他的直接指令。

接著,高遠親自率軍在外圍與聯軍激戰,雙方各有勝負。

然而,這樣的戰鬥並非高遠所求!

若不能大勝,那便不是高遠想要的結果。

-